一根小竹竿铭刻的 淮海战役支前路

讲述: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刘文静 整理:本报记者 张理想

版次:12  2021年08月13日

位于淮北市濉溪县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见证了光荣的革命岁月。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广大解放军战士的浴血奋战,同样也有百万支前群众的功劳。

在铭记支前群众重要贡献的珍贵文物中,有一根1米来长的小竹竿,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城镇和村庄的名字。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濉溪口……一个个城镇,一座座村庄,从山东、江苏到安徽,串起数千公里的线路,这不是解放军的行军路,而是人民群众的支前路!

小竹竿的主人叫唐和恩,山东莱阳人。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即将打响。刚刚分到土地的唐和恩正在地里劳作,听说村里要组织民工队到淮海前线去,他放下手里的活,第一个跑去报名。村干部看到他来了,笑着说:“哎呀,去年你不是参加过南麻战役了嘛,这回就别去了。”唐和恩听到这话生气地说:“咋了,支前还论次数?”村干部拧不过他,只好让他参加,并推选他当上了小队长。

唐和恩率领小车队,开往淮海战场。启程时,他随身携带了一根1米来长的小竹竿,以备路上休息支车和夜间行走时使用。走着走着,唐和恩突然慢下脚步,拿出小刀在竹竿上刻下家乡的名字。有位队员询问,唐和恩答道:“我每到一处或是完成一次转运任务,就把地名刻在这根小竹竿上。等到全国解放了,拿给子孙后代,也让他们了解了解,当年咱老百姓是如何支前的。”

运输线上道路崎岖,唐和恩走累了就拿竹竿当拄棍,遇有河流阻挡就用竹竿探深浅,风雪淤泥中还用竹竿找寻道路。遇到国民党军飞机轰炸,唐和恩就在小竹竿上绑着树枝和茅草作伪装;翻山越岭行路困难,他把小竹竿高高举过头顶在最前面引路。唐和恩总是能带领小车队准确、及时到达目的地。

有一次,雨雪过后的夜晚,温度直线下降。唐和恩和队员们冻得直打哆嗦,但没有一个人叫苦。乡间的泥土被雨雪浸泡后格外湿滑,一辆辆满载军粮的独轮车前进更加艰难。快到村头的时候,唐和恩的小车陷进泥坑里,推也推不动,拉也拉不出。这下可急坏了唐和恩,他憋足一口气,猛地一拉。“嘣”的一声,绳子断了,唐和恩一头栽到泥坑里,满身满脸全是泥。爬起来才发现,门牙磕掉了一颗,胸前全是血。队友们关心地围了上来,可唐和恩却说:“不要紧!前方的战士身上穿个窟窿还照样冲锋,咱磕掉颗牙算什么。”说完,他擦去脸上的泥巴、血迹,继续前进。

就这样,半年多时间,唐和恩在竹竿上刻下了88个城镇和村庄的地名,形成了连接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人民支前路线图。

淮海战役结束后,唐和恩被评为“特等支前功臣”,并荣获“华东支前英雄”称号。他的事迹还被搬上了银幕,电影《车轮滚滚》中“耿东山”的原型就是唐和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