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普蓄积“源头活水”

■ 韩小乔

版次:05  2021年08月10日

《科技日报》报道,2015年一次偶然的授课经历,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接触到科普文章写作,如今这个在网上解读“祝融号火星车”的“火星叔叔”,已是科普领域的“网红”。然而,像他一样投身科普事业的科研人员并不多,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风气也没有在科研圈流行起来。

做科普有门槛,没有专业知识的人难以胜任。对科研人员来说,科普不仅是分内事,也是职责所在。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近年来,多项调查分析表明,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认同度高、意愿较强、行动力偏弱。在公众获取科学知识需求越来越旺盛的今天,最适合做科普的人却没放开手脚,这无疑是一种遗憾和资源浪费,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不引起重视。

在第27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上,周忠和院士提到科研人员“不愿、不屑、不敢和不擅长”做科普的“四不”窘态。的确,搞科普需要时间和精力,在现行科研和人才评价体制中,既没有相应的岗位设置,也没有完善的激励措施,科普贡献大多无名又无利,费力不讨好。从主观说,大多数科研人员觉得科普工作不需要太深入的专业知识,自己去做有些“不务正业”,同时担心科普引用不当产生知识产权纠纷、媒体传播不准确造成公众误解。事实上,科研追求专业学术圈的认可,科普则希望获得公众认同,在面对不熟悉、不擅长的科普工作时,科研人员并非轻车熟路,也会犹豫和担心。

科普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如果科学家的声音越来越少,科技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就不能及时有效传播给公众,伪科学和谣言就会越来越多。退出科普阵地,也会使科研人员科普能力退化,出现“能力恐慌”。如何让科研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科普,既保证科技创新发展、又兼顾科技传播,真正实现“两翼齐飞”,是亟须解决的难题。

没有完善的科普制度体系、良好的科普工作环境,就难以蓄积“源头活水”。像资助科研那样资助科普,设立科普基金,实行科普人才计划,奖励科普成果,让在科普方面极具示范意义的科学家得到宣传和鼓励,可以带动更多科研人员投身其中。更重要的是,通过价值引导,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如在评价“指挥棒”中适当加重科普贡献,让科研人员得到同行认可,形成科普文化。近年来,国家出台一些鼓励科普的相关政策。比如《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议将科学传播的业绩考核办法视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旨在引导科研人员从事科普。

鼓励科普,但要避免其变为科研人员的“包袱”,尤其要避免“一刀切”。科普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做科普不仅要有科研背景、知识面广、愿意分享,还要耗费时间精力积累经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只有科研人员发自肺腑认为科普有益、并非“不务正业”,才有动力长期从事科普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近年来科研与科普结合力度不断加强,也是因为从学界到社会愈发认识到科研与科普相辅相成,必须把提高科普能力纳入科研人员能力提升的范畴,让有兴趣、有能力、有条件的科研人员担起这份责任。

“研究做得好,科普也很牛。”构建完善和与时俱进的政策支持体系,为科普蓄积“源头活水”,让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大展拳脚、“双翼齐飞”,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