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绿水青山”,青春正当时

■ 刘 振

版次:05  2021年08月10日

近日《光明日报》刊登一组报道,一群青年为保护生态环境赴边疆、涉荒野、进森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青年工程师走进干热河谷修复生态,清华学子接力远赴青海鸟岛保护雏鸟,云南大学研究生赴藏区研究保护藏羚羊,重庆大学青年教师从社区工作入手保护生物多样性……富有朝气的青年去往充满生机的土地,以理想主义信念勾画绿水青山的未来,既是青年人生、也是祖国大地的壮美风景!

青年一代承接老一辈保护生态环境的努力和贡献,接续为子孙后代创造美丽安全的生存环境。可以说,新时代青年是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力量。他们思想活跃、富有激情,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对未来充满美好期许并勇于付诸实践。报道中,有的青年利用先进科技做生物多样性监测,核算草原和森林生物量;有的收集高原及周边微生物,探索高原生态“密码”;有的从事科研的同时成为科普创作者、生态摄影师,为普及生态保护知识不断创新方法。他们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这样的行动令人动容,也给人启发。

理想主义,是人们对这群青年的普遍评价。现实中,有人觉得理想不能当饭吃,情怀难以变现,仅凭一腔热血行事难免遭到生活痛击。高校里,相比计算机、金融等热门领域,生态保护相关专业处于冷门,野外作业量大、出成果慢、好工作难找,一头扎进去几乎是进了“天坑”。这些现实,这群青年不是不懂,然而所谓理想,就是即使现实土壤不够肥沃,也要倔强生根发芽。“我无法凭一己之力阻挡生物加速灭绝的趋势,但我坚定地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件有价值的事”,这是一名青年面对他人质疑时的回答。成功不能仅以名利来衡量,更意味着精神的成长与富足、对社会的付出与贡献。跳出功利主义窠臼,为自己选择一片纯净的蓝天、一泓碧绿的清泉,何尝不是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对自我价值的更高期许?心中有理想,胸中有日月,或许难以一时获利却能够走得更远,最终成就属于自己的骄傲。

有人觉得,从事生态保护太苦太累,与干净舒适的现代生活“背道而驰”。的确,他们经常去野外考察,人迹罕至、道路崎岖,是考察地方的常态;风餐露宿、蚊虫叮咬,是考察生活的常态,可以说选择生态保护就是选择了一段“人生苦旅”。但其实苦乐与否,要看从什么角度去体会。一位青年教师说:“我的职业让我得以走入世界上最美丽的荒野,看到神奇的生物并为之感动。”一位博士生说:“我们合作交流、互相帮助,为劳累枯燥的野外工作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如此说来,少有人走的路,恰是一条绝美的景观大道,能够以苦为乐、苦中作乐,才能收获别人无法体验的幸福。城市白领的生活固然体面,但谁说返璞归真、幕天席地,就不能唤起心中的欢喜?选择“来钱快”的行业无可厚非,但谁说探究自然、上下求索,不是一种生命中的乐趣?明白了苦与乐之间的转换,或许更能理解这些青年的选择。

他们追求理想但不纸上谈兵,而是在实践中前行;他们以苦为乐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兼顾人的发展需求。在生态保护实践中,很多青年意识到绝不能离开发展谈保护,生态保护应该兼顾经济社会发展,要拥有更宽广的视野、更深沉的人文关怀。有人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有人多处考察生态经济模式,为生态保护兼顾民生探求可行方案;有人为当地提供研究数据和对策,为乡村振兴贡献知识与力量。从象牙塔到现实社会,他们触摸到基层脉动,感受到民间淳朴,也思考着社会发展,锻炼着自身能力。“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是一句空话,用所学之长去做真正有益社会的事,心怀理想热爱,不怕道阻且长,“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赴边疆、涉荒野、进森林,当这些青年在知识与行动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搭起桥梁,生态保护的呼声愈发响亮,行动更加有力。树理想、明价值、重实践,越来越多青年以自己的方式躬身力行、保护环境、守护生态,绿水青山的未来不是梦,贫瘠之地终将开出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