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 大事记

版次:T58  2021年07月01日

两河绿廊入画来。 (阜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阜阳高铁西站。 本报记者 安耀武 摄

阜阳机场。 本报记者 安耀武 摄

阜南县王家坝闸新貌。 本报记者 安耀武 摄

王家坝闸:千里淮河的“定盘星”

王家坝闸,有着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2020年8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这里。

王家坝闸处于淮河上游和中游的交接点,河南、安徽两省交界处,是淮河干流蒙洼蓄洪区的控制进洪闸,与蒙洼蓄洪圈堤、曹台退水闸共同构成蒙洼蓄洪工程。

1951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千军万马开赴治淮工地。1953年1月,位于淮河上游和中游分界处的王家坝成立淮河王家坝进水闸施工处,王家坝闸应运而生,该闸13孔,长118米,高5.5米,成为保护淮河中下游的一道“安全屏障”。为上游减压,为中游缓险,保下游平安,是它最大的功能。

2003年,王家坝闸新扩建,设计进洪流量1626立方米每秒,闸上公路桥高29.66米,宽9.5米,设计为全电脑自动化封闭式机房。王家坝闸是淮河上唯一一座由国家防总统一调度的大闸。当洪水来临,超过保证水位29.3米时,为了削减淮河洪峰,缓解上游抗洪压力,国家防总如下达蓄洪命令,就要开启王家坝闸。王家坝水位也被誉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风向标”。

在王家坝闸的闸后是蒙洼蓄洪区,它兴建于1951年,是淮河流域第一个蓄洪区,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效果最好的国家蓄洪区之一。蓄洪区自建立以来,一共有13个年份16次蓄洪。引洪水进家园,让良田成泽国,在与洪水的长期斗争中,蒙洼人民形成了可歌可泣的“王家坝精神”: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王家坝枢纽工程、蒙洼行蓄洪区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的科学运用,有力保障了淮河流域的安澜。

“铁公机水”四位一体大交通的“蝶变”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安徽省西北地区交通困难,1958年2月,阜阳西关机场建成启用。1994年12月,随着阜阳新机场开工兴建,阜阳西关机场运行36年关闭停航。1998年12月26日,阜阳新机场正式通航运行。

1970年10月1日,濉阜铁路建成通车,这是阜阳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到1996年9月1日京九线开通运营后,阜阳已成为青阜、商阜、阜淮、阜九、漯阜五条铁路的重要枢纽。

1979年,在先后疏浚淮河、泉河、沙颍河等大小河流的基础上,阜阳人工开挖了茨淮新河,成为沟通豫、皖、苏水上交通的“黄金水道”。茨淮新河通航后,阜阳港口、航道等基础建设掀起高潮。如今,运输船舶不仅满足本市本省的运输需求,阜阳的船舶还在长江流域从事内河货物运输。

2001年4月16日,界阜蚌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竣工正式通车,阜阳结束无高速公路的历史。

2019年12月1日,京港高铁商丘至合肥段、郑州至阜阳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阜阳进入“高铁时代”,标志着阜阳交通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依托自身的交通优势,阜阳致力于打造“高铁、公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规划建设的阜阳至北京、香港、合肥、郑州、徐州、南阳、蚌埠七个方向的高铁和已建成的阜阳至北京、香港、徐州、漯河、六安、淮南六个方向的普铁双呈“米”字形结构贯穿全境;民航机场已成为安徽省旅客吞吐量第二大机场;济广、南洛、滁新、淮北至淮滨、沿淮、阜阳至合肥(霍邱)网格状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七个高速出口环绕主城;水运方面,实现了通江达海融入长三角。正在建设的江淮运河将直接连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成为全国沟通南北的第二水运通道。届时,阜阳至长江的水路距离将缩短至400公里,成为长三角航道联通中部地区、长江黄金水道辐射中原的水运枢纽。

跻身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

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阜阳被列为中心区之外的四个区域重点城市之一,未来将发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作用。

2020年3月,阜阳市委、市政府出台阜阳市贯彻《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阜阳市将以高铁全覆盖为契机,深化与长三角中心区的合作,加强区域重点城市建设;主动参与长三角分工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打造长三角联通中原经济区的开放枢纽,奋力建设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努力打造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聚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阜阳的新定位,阜阳市《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区、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部崛起区深层合作,三位一体推进区域重点城市建设,构建“一核三区”优势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即打造阜城产城融合发展核心,建设界首太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临泉阜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颍上全域旅游先行区。

抢抓融入长三角发展机遇,阜阳市建设区域重点城市亮点纷呈。2020年,阜阳市继2019年后,GDP再次进入全国百强,近10年GDP增幅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2位;在2020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中居全国第73位,安徽省第3位;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数字城市、数字经济“双百强”市;《2020年全国城市基础设施200强》中居全国第25位、安徽省第2位。

下一步,阜阳市将利用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双桥头堡”的区位优势、“铁公机水”四位一体的交通优势、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政策优势、千万人口及辐射周边消费的人口优势和“百亿粮仓”种养循环的农业优势,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原地区新兴制造业和新能源基地、区域性绿色消费中心、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走一条具有阜阳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打造“百亿江淮粮仓”

地处黄淮海平原的阜阳一马平川、沃野千里,是一个天然的粮仓。阜阳市委、市政府立足于阜阳优越的自然条件,着力发展粮食生产,2007年,审时度势地提出打造“百亿江淮粮仓”目标。

“百亿江淮粮仓”的目标提出后,阜阳市委、市政府把粮食生产作为对各县市区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奖励种粮先进;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开展高产攻关在内的各项措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推进粮食生产的举措有条不紊地展开,并逐步发挥效益。

在开展核心示范区和万亩高产创建工作中,阜阳市建立了包括小麦、玉米、水稻在内的粮食高产核心示范区42万亩,建立主要粮食作物万亩高产示范片38个。在鼓励规模种植中,全市先后培育出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300多个,其中省级以上的大户20多个,先后有两人获全国种粮标兵称号。大批种粮大户的出现,不但解决了分散种植的技术配套等问题,还加速了规模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在技术推广中,良种推广工作不但使小麦品种更新了2代至3代,平均亩产提高了100公斤,还调整了品种优质率,从过去的30%增加到80%,为阜阳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打下了基础。

2008年,在阜阳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百亿江淮粮仓”的第二年,阜阳市粮食总产量再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达到502.9万吨,首次突破100亿斤门槛。成为“百亿江淮粮仓”,不仅发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也为阜阳市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今,依托丰富的粮食资源,阜阳食品加工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为阜阳加速崛起、富民强市提供了强力支撑。

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

2020年11月20日,阜阳市从北京捧回当今中国城市荣誉中含金量最高的奖项——“全国文明城市”奖牌。阜阳首轮创建、一举创成,正式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近年来,阜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实力阜阳和大美阜阳齐头并进,在抓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同时,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创建中,阜阳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持续用汗水浇灌收获,始终以实干笃定前行。各级党员干部以服务群众“四项活动”为突破口,打出“组合拳”、奏响“交响曲”、演好“大合唱”,瞄准差距攻坚、抓住短板发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歼灭,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提升,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漏洞,扎扎实实推进,在创城实践中彰显了实干圆梦的务实作风。

一路走来,阜阳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初心,协调推进城市的“硬件”与“软件”、“面子”与“里子”,实施“百巷改造”工程,集中整治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新建了一批公共厕所、停车场,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在风光旖旎的双清湾畔,高标准建设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大剧院等公共场馆。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广大市民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创建工作中,阜阳市还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制定了《阜阳市民文明行为20条》,修订了《阜阳市民公约》,开展了“做文明有礼阜阳人”“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评选及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等系列活动,推动城市文明焕发新气象。截至目前,阜阳市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225个,注册志愿者142.7万余人,全市入选省志愿服务优秀典型147个,总数连续八年全省第一。该市共有全国时代楷模1名、全国道德模范3名、提名奖7名,数量居全省前列;累计有中国好人109名、安徽好人140名,省级道德模范15名、提名奖10名,2018年以来省级以上重大典型20名,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