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高质量一体化中贡献『安徽力量』

本报记者 胡旭 郑莉 王弘毅

版次:T16  2021年07月01日

风起云天,潮涌东方。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承载着2亿多“长三角人”热切期盼的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两年多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通过不断加快打造“三地一区”、推动五个“区块链接”建设等,在推进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持续彰显“安徽作为”,贡献“安徽力量”。

加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是我省推进五个“区块链接”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省推深做实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突出规划引领,滁州、马鞍山市分别与南京市成立领导小组,共同编制新型功能区总体发展规划等;坚持市场化推进,来安县与江北新区、滁州市南谯区与南京市浦口区、马鞍山市博望区与南京市江宁区分别合资成立合作开发公司,以专业化机构、市场化平台系统推进新型功能区建设发展。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打造“绿色长三角”。我省协同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联合开展“十年禁渔”跨区域执法,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规则,研究建设方案,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十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30亿元。

一网通办,办事不用来回跑了;一码通行,乘坐地铁掏出本地乘车码就可以异地通用了;跨省就医,门诊费用可以异地结算了……去年以来,我省推动民生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仅在政务服务领域,就实现104个事项“跨省通办”和政务服务全流程线上办理、线下异地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