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版次:T09  2021年07月01日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今年我省夏粮实现“十八连丰”。回首百年路,一代代江淮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一步步实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时间回拨到1949年,建国之初,安徽和全国一样,先后实施“土地改革”、农业生产互助组和合作社以及人民公社制度,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省粮食生产发展迅速。建国初期前20年,我省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639.2万吨增长到1969年的933万吨。

1978年,安徽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人民生活严重困难,省委作出把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农民耕种,谁种谁收、不向农民收统购粮的决策。“借地种粮”的政策唤起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也引发一些地区包产到组、包干到户行动。凤阳小岗村在此之列,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率先发起“大包干”,此后以燎原之势迅速推广到全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原来“工分制”调整为按劳分配,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9年我省粮食产量1609.5万吨,比上年增长8.6%。

背上玉米、稻谷,跟着父辈去缴“公粮”,也是不少“85后”乃至“90后”的共同记忆。1999年,全省农民每年人均负担高达270多元。税负重很大程度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耕地抛荒问题日益严重。2000年安徽被定为唯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省份,为全国最终取消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奠定了实践基础。卸下肩上的重负,农民生产积极性再度高涨,抛荒的地重新长出了粮,2001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7948.19万亩,到了2009年,猛增到9908.35万亩。

想吃饱,就得多打粮食,长久以来追求高产都是粮食生产的最高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改革一直围绕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释放生产力。而取消农业税后,我省将注意力投向科技,开始了对高产长达10年的不懈追逐。2005年,我省启动小麦高产攻关计划。2006年小麦总产达193.4亿斤,比2005年增收31.8亿斤,到2010年,累计增产79.7亿斤,单产超全国平均水平。秉承这个思路,我省先后启动水稻产业提升、玉米振兴计划“三大行动”。2010年,“三大行动”第二轮规划启动,提出到2020年我省将在2007年产量基础上实现增产220亿斤目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00亿斤。这一目标提前达成,我省2018年粮食总产达801.5亿斤,位居全国第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升。“十三五”以来,我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科技支撑作用,大力调优结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我省三大主粮均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为增产提供了扎实保障。不久前,位于亳州市涡阳县新兴镇的“谷神麦19”小麦田块单产达860.6公斤,再次刷新我省小麦单产记录。

回望来时路,吃不饱饭的问题渐渐成为历史。如今,安徽不仅自己的饭碗不愁,还是5个粮食调出大省之一,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