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地块“空档期”,缓解区域停车难

■ 本报记者 何珂

版次:07  2021年06月23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社会加速到来,在许多中小城市,“今晚车停哪儿”也成了困扰有车族的麻烦事。停车难的背后,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车位供给不足。为增加城市停车位供给,近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通过“见缝插针”的办法利用城市过渡地块建停车场,缓解区域停车难题。

所谓过渡地块,是指已拆迁或收储暂不建设或上市的地块,将这些过渡地块的“空档期”利用起来建设公共停车场,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精准有效地增加车位供给。据介绍,原则上,拟建设过渡停车场的已拆迁或收储地块,一年半内无其他建设项目或者上市计划,并且过渡停车场建成后应能够运营一年以上。今年以来,经全面摸排、梳理和研究,合肥市拟用于建设过渡停车场的地块共计14处,拟建停车泊位3000余个,其中瑶海区地块3处,拟建泊位470个;庐阳区地块5处,拟建泊位1350个;蜀山区地块2处,拟建泊位256个;包河区地块2处,拟建泊位510个;高新区地块1处,拟建泊位400个;经开区地块1处,拟建泊位330个。

目前,相关部门正按照“成熟一处、开工一处”的原则,推进14处过渡停车场建设。截至5月底,北二环路与蒙城北路交口、方兴大道和皖水路交口、政通路与万佛湖路交口3处地块、共530个泊位已建成投用;南陵路与螺蛳岗路交口、胜利路与长江东路交口2处地块、共约360个泊位正在建设中;金寨路与习友路交口、凤凰桥路与胜利路交口、金寨路与祁门路交口等9处地块、共约2300个泊位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为了让过渡停车场能尽快“轻装上阵”,在停车场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按照不同的地块规模,通过硬化地面、铺设砂石再施划停车位等微改造方式,对地块进行简易化处理,避免“大拆大建”,在节约建设资源的同时又能发挥最大效用。

记者采访中获悉,这些停车场建成后采用“无人值守,有人管理”的运营模式,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以政通路与万佛湖路交口停车场为例,在项目改造实施方案中对停车出入口管理和安防监控进行了重点分析,进出口加装无人值守智能管理道闸,实现自动识别抬杆、云端计费、线上支付、快速离场等功能。同时,为满足车主长租需求,停车场支持线上办理长租功能。后期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将结合周边停车需求,挖潜增效,切实提出“错峰停车”方案。此外,针对合肥市出台的新能源车优惠停车政策,停车场将支持新能源车进行免登记优惠减免,大力支持新能源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