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考经济”降降虚火

■ 何珂

版次:09  2021年06月10日

高考季,家长“氛围组”照例又忙碌起来。考点外不少家长穿着“送考旗袍”“迎考战袍”,考点附近的酒店、客房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价格不菲的保健品更是销量突增。

高考是莘莘学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家长们非常重视,为了讨个好彩头,各种所谓有助考试成绩的商品,都易被家长接受,即便价格贵一些也不会在乎。而商家也敏锐嗅到其中商机,“火力全开”推出各式各样的“高考产品”掘金“高考经济”。

“高考经济”有现实需求作为支撑,比如,高考房是为了让孩子就近休息,节省体力精力;保健品是为了给孩子滋补身体,储备充足的体能;冲刺辅导则是想最后搏一把,争取再提点分上来;“送考旗袍”则赋予了“旗开得胜”的寓意,乃是最朴素的情感。诸如此类的“高考经济”商品和服务,寄托了家长们的愿望,无可厚非。但值得关注的是,如今的“高考经济”中有着不少非理性因素,一些商家在利益驱使下,借助“高考”概念刻意炒作,制造出畸形的高考消费氛围;有的家长被商家“牵着鼻子走”,导致攀比和过度消费,增加了不小负担;个别不良商家推销的“状元水”“占卜服务”等,更是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考试环境,损害了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有必要给“高考经济”降降虚火。一方面,高考消费需回归理性。高考成绩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更不能寄托于所谓的“状元水”。家长们应树立正确的陪考观念,少些盲目和焦虑,多些淡定和理性,充分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不攀比、不盲从。“高考经济”说到底还是一种商业营销概念,对此应有明确的认识和判断。一顿营养均衡的饭菜,胜过个别商家鼓吹的“灵丹妙药”。另一方面,整治“高考经济”乱象也势在必行。个别商家受利益驱动,提供畸形“服务”,出售畸形“商品”,不仅有悖道德,更是有违法律。监管部门要加大规范力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升违法违规成本,对一些刻意炒作、故意欺骗、故意带节奏的商家给予严惩,给学生一个安静、正常的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