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微治理 村嫂挑大梁

■ 本报记者 贾学蕊 本报见习记者 朱茜

版次:01  2021年04月06日

·编者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本报记者开展蹲点式调研,采访个人、家庭、社区、乡村等微观典型,记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起开设专栏,展示人们身边和眼中的显著变化。

3月24日下午,在颍上县赛涧回族乡赛涧村,58岁的村嫂张丽自带理发工具,上门为村里的残疾五保老人蒋学明理发。“村嫂三天两头来给俺打扫卫生,送些吃的用的。你看俺这新房干干净净,她们还给贴了福字,挂起了中国结。”蒋学明高兴地说。

蒋学明家的新房,是用危房改造资金建成的。五保金加上残疾补助、产业扶贫补助等,老人2020年收入8000多元。现在又有村嫂经常上门打理“家务事”,蒋学明的生活更好了。

为蒋学明理发、打扫卫生的村嫂张丽,同样喜笑颜开。“为乡亲们做好服务,我自己也有成就感。”张丽告诉记者,她过去在上海当育婴师,跟着雇主一家跑过不少大城市,还到过韩国、泰国“见世面”,后来丈夫生病,又要照顾孙子,才回到家乡。当村嫂,让张丽收获了乡亲们的认可,也重新找回职场女性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去年5月,颍上县乡村三级成立村嫂理事会,12月,依照民政注册程序登记备案,成为党组织领导、妇女联合会指导的基层社会组织。村嫂理事会会员覆盖到自然村,按照人口比例,每百户左右配备一名村嫂。目前,全县共推选产生4322名村嫂,她们中有418人是党员,89.9%的人年龄在30周岁至50周岁之间,93.8%的人拥有初中以上学历(其中大学学历人数占比约5%)。

“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社会治理、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妇女潜力,发挥妇女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提起推动成立村嫂理事会的初衷,颍上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据介绍,颍上县出台了村嫂理事会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开发了对接“皖事通”平台的特色应用软件,出资700多万元为每位村嫂配备一部智能手机、一辆电瓶车以及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村嫂工作补贴由县乡两级共同负担,鼓励社会各行业、团体、个人为村嫂理事会开展工作提供支持。

“我们村嫂是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居环境的监督员、乡风文明的引领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村居治理的信息员、扶弱济困的服务员。”在颍上县慎城镇潘郢社区,55岁的村嫂邢维美告诉记者,当上村嫂后,她牵线促成近20对农村青年喜结连理,“凡是我当红娘的人家,我都给他们宣传婚事简办,倡导女方不要彩礼。”

“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实现党和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需要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省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颍上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妇女事业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在探索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成立县乡村三级村嫂理事会,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此举不仅充分调动了乡村善治的女性智慧,也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了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激活了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