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提高技巧与培育素养不矛盾

■ 韩小乔

版次:11  2021年04月02日

近日,作家余华受邀参加某教育机构举办的“中高考作文”讲座,引发舆论热议。有人慨叹“文学已死”“著名作家走下神坛”;有人质疑余华当年高考落榜,指导高考作文的资质存疑。

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在大众的印象中,文学是心中的“白月光”、人类精神的一片净土,而中高考作文在应试的指挥棒下,似乎成了套路化、工具化、概念化的代名词。于是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作家就该为精神追求而写作,若是把文学和作文搅在一起,岂不是丢了文学的脸、拉低了文学的品位?

将文学“神圣化”,何尝不是一种固步自封?文学作为一种以文字呈现的审美形式,的确有一定的门槛,但文学不是装高冷的工具,而是现实的观照,它对个人精神成长的照耀、审美情趣的滋养,是别的任何事物都替代不了的。余华的《活着》广受赞誉,也正是因其来源于现实的土壤,给人以思想启迪和情感共鸣。从这个角度说,让知名作家与学生建立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他们打开视野、提高文学素养,引导他们用更多元的思路去表达。再从资质上说,余华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聘任教授的身份来给学生讲一堂作文课也并非“落俗”。事实上,不少作家都曾以各种方式与学生读者、文学爱好者交流,冰心写过《三寄小读者》,里尔克写过《给青年诗人的信》,让人受益匪浅。

要切题、准备好素材、不要偏离重点……即便写作水准、文学成就高如余华,在辅导学生高考作文时,也是从“可操作性强”的角度出发,输出“干货”的含金量有限,明显有迎合应试作文之嫌。莫言说:我们的孩子们的作文,千篇一律,抒发着同样的“感情”,编造着同样的故事,但是他们写给同学的信却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在网络上被公布后,却遭到质疑和“群嘲”,也印证了一些有应试技巧的人未必有充足的文学素养。

其实,“余华”和“作文”的违和感,只是此番讨论的表面现象。文学与语文教育间的隔阂,才真正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我们常强调语文重要,是因为语文承载着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写作能力、阅读判断力等,多能从语文教育中找到源头。而目前的语文教育仍然“重应试、轻素质”,个性化教育、个性化理解太少,中高考作文也因日益程式化、套路化而饱受诟病,但这显然并非语文课程设计的初衷。语文和文学不可混为一谈,但语文与文学应该有交点。“不谈文学,只谈作文”,将文学与选拔人才的应试教育进行僵化地二元对立,不仅不利于文学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整体文化氛围的培育。如果余华乃至更多作家、学者能以自己的经验和影响力,对包括作文写作在内的语文教育多一些建设性、启发性的建议,哪怕通过一次演讲影响几个孩子和老师,也是有意义的。

教育评价就像“秤”,“秤”准教育质量才能优。语文教育和中高考命题也在不断改革并向着好的方向稳步发展,力求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多元化思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应以此为遵循,从提高作文技巧转向培育文学素养,使文学不仅可以成为人们的爱好和技能,也可以成为人们体会世界的一条途径。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是机械化地加入应试教育“大合唱”,而是开始思考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文学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课堂,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