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化应对劳动力资源紧缺

胡 旭

版次:05  2021年03月03日

最近,节后缺工难题再次凸显并且有所加剧。在今年提倡就地过年的背景下,这一趋势更能反映出劳动力供需的深刻变化。国家统计局新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从业人员指数在收缩区间下降0.3个百分点至48.1,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而反映劳动力成本高和劳动力供应不足的企业比重分别为36.2%和18.3%,达到近期高点。与此同时,一份由全国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营销员等一些就业门槛不高的岗位出现持续性用工紧缺状况。

从经济学基本供需规律来看,如果一种原本并不稀缺的经济要素,出现持续性的成本上升、难以获得趋势,那么一定是这种要素资源的供求关系正在出现趋势性甚至是根本性的调整。就当前劳动力市场变动而言,供需紧平衡正在不断被验证。“共享用工”曾是疫情期间保障制造业用工需求、缓解服务业用工闲置的应急性对策。这一措施表明,制造业和服务业在用工上的跨度并非难以克服,劳动力完全可以从两大类行业之间相对自由地流动。随着各行各业进入常态化运行,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对劳动力资源展开正面竞争,制造业因为可以培育一技之长、用工更规范等优势,一定程度上对劳动者更具吸引力,并且率先复工复产也吸引了更多劳动力流入。在劳动力供给总体偏紧大势下,部分就业门槛不高、流动性大的服务业岗位难以及时得到新的劳动力供给补充。2020年第四季度最缺工岗位的排行前15位几乎全部是生活性服务业岗位。

普遍的预测是,随着疫后经济复苏进程全面加快,今年经济增长将保持相对较强运行态势,各行各业总体上扩张步伐都将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将持续扩大,供需紧平衡状态还会阶段性加剧。因此,长效化应对劳动力资源偏紧已经成为保障经济运行的一项常态化课题和任务。特别是就业门槛不高却成了最紧缺岗位的现状,很难再用所谓“结构性矛盾”“人岗不匹配”等理由来解释,在劳动用工这个经济运行的根本性问题上不应搞“鸵鸟政策”,需要进行长期性、系统性和制度性安排。劳动力资源偏紧正是对技术进步、社会进步的重要倒逼因素。就制造业用工而言,通过技术进步加快简单重复岗位的“机器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仍然大有可为。很多制造业企业往往注重关键工序的智能化、自动化,却在商品包装等相对简单工种上大量使用人力资源,并没有把劳动力视作更加重要和紧缺的资源。

面对劳动力资源供应趋紧,各行各业都应反思检视、深度调整过往劳动力红利时代形成的传统用工模式。就全社会而言,当以系统化技能培训、全面的人文关怀和包容性的公共服务,让更多劳动者拥有长期稳定且具有提升前景的岗位,练就专业专长、书写人生精彩,这恰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着力方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