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听书”之美

■ 韩小乔

版次:11  2021年01月15日

用耳朵“阅读”,正在成为不少人新的阅读方式。艾媒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有声读物市场规模为46.3亿元,2020年将达到82.1亿元。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9年三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

作为一种文化方式,有声阅读始终存在。过去,老人文化程度不高,他们所熟知的文史掌故,多半是听书、看戏记住的,并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延续。作家莫言说,我之所以能持续不断地写作,并且始终充满自信,也是依赖着用耳朵阅读得来的丰富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的有声阅读逐渐从早期的有声报纸、“听书”网站、播客平台、网络电台等形式,转向移动“听书”时代。近年来,一些高校学者试水“先开课,再出书”的知识生产模式,与听众保持亲密接触,根据反馈对书稿进行调整,在互动中产生知识内容。

面对“听书”热潮,观点不一,比如,认为“听书”过于简单,难登大雅之堂;“听书”中的文学世界很大程度上无法传达纸质文本的深度,会消解文学的艺术性;“听书”是被动阅读,让人疏于思考,不利于知识的深度解读和延伸;“听书”是娱乐休闲方式,不能与纸质阅读相提并论。这些讨论具有一定的价值和道理,但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语言是传播的工具和方式,关键在于传达意义的本质性作用。因此,不妨以客观辩证且包容开放的心态去发现“听书”之美、探索“听书”的前景,不断深化对阅读的新认识。

“听书”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接受。视觉阅读有一定的阅读门槛,但用耳朵“阅读”摆脱了抽象符号的束缚,打破了语言文字对知识的垄断。一方面,一些书面语言经过二次加工,被转换成更加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去除了晦涩难懂的语言表达,便于普通公众接受。另一方面,“听书”这种便捷的传播方式,深入浅出地提炼出思想精华并传递给读者,无形中扩大了复杂领域知识读物的传播面,让人们得以接收到更高层次、更有深度的思想。借由手机、电脑等媒介,转瞬即逝的声音符号以电子信号的形式被完整存储,更超越了时空局限,提升了知识的精准性和清晰度。

“听书”提升阅读的美感和意境。在纸质书的阅读中,人们大多采用的是逐字逐句的理性阅读方式,这与纸质媒介的可视性有关。而有声阅读颠覆了视觉审美的平面感与厚重感,立体而空灵,自由而浪漫,让读者更加愉悦轻松。听书,以适当的节奏和优美的声音,重新还原了语言本身的语境,在广阔的思想海洋中,读者收获了将听觉文本视觉化的阅读体验,更便于感受语言符号的魅力。语言文本所独有的抑扬顿挫特点,打破了纸质书的连续性,给读者以充分的想像空间,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读者审美思维的重构实践,引发着文学的嬗变。

“听书”拓展阅读活动的领域和界限。在传统阅读范畴中,纸质书的视觉呈现方式和文本厚重度对其阅读场所造成了限制。而数字技术的发展,让文字符号变为声音信息,大大提升了文本的移动便携性,将阅读场所由私人空间拓展到公共场所。无论在拥挤的公交车、地铁站,还是嘈杂的广场、街道,人们都可以借助听书媒介进行阅读,享受着将家庭活动带出门的独特生活体验。

科技与创新正不断拓展传统阅读的外延,为人们提供更多获取知识文化的可能性。用耳朵代替眼睛,最大化利用生活的碎片化时间,最大程度地开拓阅读新视野。无论是“听书”,还是看书,都是阅读的方式,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共筑精彩纷呈的文学世界,将我们的生活、思想维度进一步延伸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