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文化应先行。从奎湖村到霭里村,南陵县的乡村文化能人们分享他们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故事——

在家乡“诗意栖居”

■ 本报记者 晋文婧 文/图

版次:10  2021年01月15日

题图:南陵县霭里村,民宿里有“读书角”,“乡村文创”随处可见。

凝聚

从芜湖市区往东行约十六公里,便是南陵县奎湖村。

马琴家住风景秀丽的奎湖村奎潭湖边,已有数年之久。她带领的群众广场舞蹈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300多人。疫情防控期间,她在线上教舞,录视频、编舞蹈,同样忙得不亦乐乎。《美丽的奎潭湖》是她的新创作品,她打算带着这个节目上“乡村春晚”。“我们喜爱跳舞,强身健体嘛,如今奎湖村边上建起了这么大的文化广场,练舞有了好去处。”马琴说起舞蹈,神采奕奕。奎湖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体育之乡”,因为村中的一方奎潭湖,让赛龙舟成为村子里延续百年的传统体育项目。往年,每到端午时节,奎潭湖龙船齐发,村民们像过年一样隆重地对待龙舟赛,可能许久未联系的远方亲戚都要为此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开赛了,开赛了,来我家吃饭喽。”

一条船、一场赛事、一个节目,凝聚起远在外地和留在家乡的村民们,他们其实都在关注家乡点点滴滴的变化。“这种家乡情结在所有的文化活动中都能得到体现。”刘燕在奎湖村所属的许镇镇政府工作,平时联络村民的事少不了她。她的手机里存着一个个村民组的微信群,“前段时间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女子马灯的表演培训,短短时间,报名齐了。”这些来自民间、本身有群众基础,但经过重新编排、又富有时代气息的传统民俗项目,老百姓认同、喜爱、愿意参与。一家出一人,大家都有集体荣誉感。

“乡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诸如熟人社会、邻里关系、民间信仰、地方知识、节日时令与民俗等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满足着人们物质、文化、精神的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南陵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波一直在做乡村文化的调研,他认为,农耕文化中的精华是建构农村文明的底色,对传统乡村节俗去芜存菁,给予农民更多的文化建设参与权、话语权、表达权,使乡村文明实践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乡土性、地方性、时代性,那么,农民们在熟悉的生活体验中就会获得价值与乐趣。返朴还淳,再立新风。

传承

冬日漫长,龙舟不便下水,“旱龙舟”小巧灵活,可以玩起来。旱龙舟,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并不常见。2019年,当地举办“龙腾奎湖 凤舞水乡”端午民俗文化节,湖岸边的“旱龙舟”表演吸引了人们的关注,那是何祥林带领的旱龙舟队伍第一次在正式演出中露脸。何祥林是许镇镇华林完小的校长,这一支娃娃旱龙舟队伍,正是他策划组建的,参加表演的都是三至六年级的小学生。两条滚龙,一个龙珠,50米长,寓意五谷丰登。孩子们伴着古朴的调子,唱着新填的唱词,音乐、美术、体育等多学科老师参与其中出谋划策、积极指导,一项传统民俗也因此在这所小学发挥了美育与体育的功用。

古老的民俗文化在传承中迸发出勃勃生机。至今,在这个地处皖南依山傍水的地方,每个村落依然保留着龙灯、马灯、罗汉灯的传统民俗项目,年节时,大家有序安排,自发表演。在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实践中,当地干部群众说的最多的两个字是“复排”。比如旱龙舟,在当地老艺人的印象中,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出现过的民俗活动,现在经过文化部门的走访调研和重新编排,这个传统项目给恢复起来了。又比如女子马灯,“传统马灯表演没有女性参与,我们在复排这个项目时,创新了表演手法,从没参加过马灯表演的20来岁的姑娘们也都跃跃欲试。”玩了30多年马灯的“老把式”何锡金说。

何锡金去年为村里组建了女子马灯队,当年他从父亲手上接过这个在当地拥有几百年历史的民俗表演项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一些文艺能人在抖音等网络平台尝试创新更多的“线上玩法”,何锡金原本以为线上展示少了现场感效果欠佳,“现在看来,新平台其实吸引了更多年轻人主动关注,这是好事”。

乡土味是民间文艺最大的特点,但对具有浓郁地域风格的地方文艺需要进行必要的梳理、提炼与再创造,让具拥有历史底蕴、地域特色、文艺内核和时代精神。王波说,活态传承民间艺术,其实更是在历史传统文化中寻找启示,保持一系列乡村节庆活动品牌赖以生存的生命力。

归来

曾在西安、上海、杭州务工的村民杨新兵最终一路辗转回到自己的家乡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杨新兵听南陵县烟墩镇副镇长汪涓提过,家乡霭里村有一长串荣誉头衔:2019年全国休闲农业“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村、中国森林养生基地、2020年首批国家森林乡村……他记不住这一长串名称,但他觉得,家乡美了,客人多了,回家创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乡村的青山绿水是人们寻求的“诗意栖居”理想之地、健康养生的归宿之所,乡村中那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田园村落成为井喷式消费之地。古桥、古道、古井、古树、古洞、古村等乡土文化遗迹得以保护的同时巧妙入景,承载着乡愁记忆;祭灶王祈福仪式、目连戏、武功狮子、打莲湘、舞龙灯、面塑、木榨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挖掘和重新展示,为自然景观增添人文气息。杨新兵卯足了劲头准备在家乡大干一场,他开起了民宿,自己又会缝纫、会竹艺,村里举办文化活动少不了他的身影。而他自己亲手制作的一系列竹艺作品更是成了游客们心心念念的“乡村文创”。

除了杨新兵,村里这样的能人还有很多。王军是蔼里村的女婿,原先在苏州做印刷厂,2018年回到家乡,将老丈人家里原本破败的豆腐店老屋子翻修一新,改建成了一个临水的特色民宿,取名“云水遥”。赵文静是霭里村的媳妇,同样也开起了民宿,村民们说她“穿上演出服就能给游客们表演打连湘,是个文艺骨干;节目散场,回到自家店里,炒菜干活,‘秒变’一个能干的店主……”

过去的霭里村也和全国多数农村一样,村里青壮年劳力基本远赴他乡务工谋生,但是这一切都在悄然改变。在乡村的变迁中,农业的功能也得到了新拓展。农业的特质不只是物质生产,还具有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农村也成了承载生产、生活和城乡交流的“多重价值空间”。霭里人对劳动生活和建设家园充满热情,是因为他们的角色转变了,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并且勇敢自觉地承担责任。